東方醫學 / 自然療法健康生活

喜歡Botree,歡迎訂閱分享,謝謝^^。

2012-10-24

手太陽小腸經脈


十二經脈氣血運行(流注)第二環:手足少陰與太陽經
手太陽小腸經
 循 行 
《靈樞·經脈》:小腸手太陽之脈,起於小指之端,循手外側上腕,出踝中(1),直上循臂骨(2)下廉,出肘內側兩骨(3)之間,上循外後廉,出肩解,繞肩胛(4),交肩上,入缺盆,絡心,循嚥下膈,抵胃,屬小腸。
其支者:從缺盆循頸,上頰,至目銳眥(5),卻入耳中。
其支者:別頰上(出頁) (6),抵鼻,至目內眥(斜絡於顴)
【註釋】
(1) 此指手腕後方小指側的高骨。
(2) 臂骨  指尺骨。
(3) 兩骨  指尺骨鷹嘴和肱骨內上髁。
(4) 肩解、肩胛  滑伯仁注:脊兩旁為膂,膂上兩角為肩解,肩解下成片骨為肩胛。張介賓注:肩後骨縫曰肩解。按:肩後骨縫指肩關節縫;兩角指左右肩峰與肩胛岡部;成片骨即指肩胛骨體。
(5) 目銳眥 《靈樞·癲狂》:目眥外決於面者為銳眥。指目外角。目大角為內眥。
(6) (出頁) 音拙。眼眶的下方,包括顴骨內連及上牙床的部位。
【語譯】
手太陽小腸經:從小指外側末端開始(少澤),沿手掌尺側(前谷、後溪),上向腕部(腕骨、陽谷),出尺骨小頭部(養老),直上沿尺骨下邊(支正),出於肘內側當肱骨內上髁和尺骨鷹嘴之間(小海),向上沿上臂外後側,出肩關節部(肩貞、臑俞),繞肩胛(天宗、秉風、曲垣),交會肩上(肩外俞、肩中俞;會附分、大杼、大椎),進入缺盆(鎖骨上窩),絡於心,沿食管,通過膈肌,到胃(會上脘、中脘),屬於小腸。它的支脈:從鎖骨上行沿頸旁(天窗、天容),上向面頰(顴髎),到外眼角(會瞳子髎),彎向後(會和髎),進入耳中(聽宮)
它的又一支脈:從面頰部分出,上向顴骨,靠鼻旁到內眼角(會睛明),接足太陽膀胱經。
此外,小腸與足陽明胃經的下巨虛脈氣相通。

 病  候 
《靈樞·經脈》:是動則病:嗌痛,頷(1)腫不可以顧,肩似拔,臑臑似折。
是主所生病者(2):耳聾,目黃,頰腫,頸、頷、肩、臑臑、肘臂外後廉痛。
【註釋】
(1) 音汗.指頦下結喉上兩側肉之軟處。
(2) 主液 ─ 小腸受盛胃腑腐熱下傳的水穀,經進一步消化和沁別清濁,其精華部分由脾轉輸,營養於全身,糟粕下走大腸,水液歸於膀胱,因此水腸可產生水液,故本經主液所生病證。
【語譯】
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:咽喉痛,頷下腫不能回顧,肩部痛得像牽引,上臂痛得像折斷。
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方面所發生的病症:耳聾,眼睛昏黃,面頰腫,頸部、頷下、肩胛、上臂、前臂的外側後邊痛。

 手太陽絡脈 
【循行】
《靈樞·經脈》:手太陽之別,名曰支正。上腕五寸,內註少陰;其別者,上走肘,絡肩髃。
實,則節弛肘廢(1);虛,則生肬(2),小者如指痂疥(3)。取之所別也。
【註釋】
(1) 節弛肘廢  指肩肘部關節鬆馳痿廢不用。
(2) 肬  音由。與疣通,贅生在皮膚上的小瘤。
(3) 痂疥 此指疣之多生如指痂疥之狀。
【語譯】
手太陰絡脈,名支正。在腕關節後五寸處,向內側注入手少陰心經;其支脈上行經肘部,上絡於肩髃部。
手太陽絡脈出現的實證,關節弛緩,肘部痿廢不用;虛證,皮膚贅生小疣。可取手太陽絡穴治療。


[本經穴]少澤()、前谷()、後溪()、腕骨()、陽谷()、養老()、支正()、小海()、肩貞、臑俞、天宗、秉風、曲垣、肩外俞、肩中俞、天窗、天容、顴髎、聽宮。
[交會穴]大椎(督脈),上脘、中脘(任脈),睛明、大杼、附分(足太陽),和髎(手少陽),瞳子髎(足少陽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